轻工重器诞生记(十)
发布时间:2018-02-08

轻工重器诞生记

——中国第一台制瓶机制造纪实

(连载十)

作者/张一民

责任编辑/东山劳野

终成正果,被龙王爷“收藏”


打开已经纸面发黄的卷宗(1967年1月3日起至1967年12月7日止),可以清楚看到这样的文字记载:

产品名称:行列式制瓶机

规格:四组

设计单位:山东省轻工业机械厂

        北京轻工设计院

河北省轻化工业厅设计院

制造单位:山东省轻工业机械厂

制造时间:1965年9月至1966年5月(一组机)

        1966年9月至1967年2月(四组机)

使用单位:上海玻璃瓶二厂

鉴定地点:上海玻璃瓶二厂

鉴定时间:1967年11月6日-11月8日

从上列时间中,我们知道了行列式制瓶机的确切的正式制造投产日期:1967年2月。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,从那时起,设计单位,制造厂,使用厂共同填补了国家玻璃瓶罐机械的一个空白。在山东淄博周村这块神奇的土地上,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行列式制瓶机。

为了援助欧洲的阿尔巴尼亚,不屈服于前苏联的经济封锁和种种压力,为发展玻璃瓶罐机械工业和提高我国国内技术水平,轻工业部于1964年下半年提出要试制行列机,历经三年的时间,完成设计图1300多张,编制工艺装备方案400多套,做出各种塞规卡规78种130付,各种钻模70余种,车铣镗铇磨专用工卡具30余套,非标准刀具丝锥若干种,螺纹塞规环规22付,特别是铸件中的稀土合金铸铁件,更是出类拔萃,保证了一些高强度铸件的质量。当时的铸件表面光洁度和内在质量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,被上海二玻的全厂职工称赞的“呱呱叫”。

罗锦钊和他的同事们,在周村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成为奇迹的创造者。在短短的三年时间,超过了苏制产品水平,达到和接近了美国的同类产品水平,为今后的产品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根据气动、单滴、四组机特点,被定名为QD4型行列式制瓶机。1967年,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,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神州大地上的政治大风暴,狂风巨浪席卷全国,从学校到机关,从农村到工厂,到处都飘扬着造反有理的大旗,恰恰是在这样的岁月里,QD4行列机诞生在狂风暴雨之中。“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”“打倒反动学术权威”的呼声日益迫近,做为制造行列式机的当家人徐承富,已经感到了这种政治压力在日趋逼近。罗锦钊虽然暂时没有被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,但“打倒反动学术权威”的口号是不言而喻的,他多么盼着抓紧联系热试车单位,早日作出鉴定的结论,这样就可以对轻工部有个交代,对周总理说,我们终于完成了“中国人民援阿的心愿”。

此时的上海,红旗招展,“红海洋”遍布全城,造反的锣鼓此起彼伏,但上海玻璃二厂,原称上海力达玻璃厂,是一个以人工生产为主的制瓶厂,从1962年开始生产出口空瓶,1965年按照出口项目内容,应在玻璃二厂从美国引进一台制瓶机,但美国政府在价格上多次刁难,使项目无法落实。后来,上海轻工局援外处的胡学敏、沈宝生二同志,告诉二厂厂长黄佐弟,我国自行设计、自行制造的QD4型行列式制瓶机准备安排在你们厂热试车,请做好准备工作,一直在引进美机上碰钉子的黄佐弟闻言大喜,立即发动群众迎接制瓶机的热试车,迅速成立了行列机筹备小组,顶着运动中的种种阻力,全身心投入到筹备工作中去,顶住了公司党委说的:“该机器不适合做出口产品。”该机器“庙小菩萨大”不好服侍,意图将此机拒之门外。

在5个月的时间里,上玻二厂拆建了厂房和20平方米的熔炉,保证了行列机的按时开工试车,制瓶车间职工只经过短时学习就掌握了生产技术,第一天开车,第二天就做出了合格产品,在以出口产品进行的试生产中,产品质量符合出口要求,成品率达到90%以上,在短短的9天里完成了原定二十天的热试车计划,试验了十二种瓶模,而没有影响生产任务。做为鉴定小组成员之一的罗锦钊,看到一只只出口瓶子,在夹钳的翻转下一只只被送往输瓶机,心情是多么激动啊!黄佐弟的大手和罗锦钊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,制瓶机前的无言胜过有声,一个生产厂的代表,一个使用厂的代表,激动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。“中国人终于用上了自己制造的制瓶机”。他们在热火朝天的动乱年代中,悄悄地填补了一项科学技术上的空白。

热试车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到周村,山东轻机厂内的职工一片欢腾,热烈庆祝第一台制瓶机的诞生,庆祝援阿设备的试制成功。刘炳珍等八位女工,连夜用红色的面料,绣出了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的锦旗,悬挂在装配车间,以展示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。

1968年4月,轻工业部办公厅发来公函,要求援阿QD4型行列式制瓶机6月份起运出港,上海市轻工业局援外办公室租赁了英国远航万吨货轮“荣福轮”,随货装载2台行列机,2台网带输瓶机,1台小五金压片机2套供料机拆装零件,80件喷油嘴,从上海码头起航,驶往位于巴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。

六十年代的中国,还没有万吨巨轮,更没有远航的能力,一向高傲的英国“荣福”号船长玛格列,自认为航线熟悉,在漆黑的夜晚,不顾台湾海峡狂风巨浪的危险,强行出航前行,台湾海峡暗礁丛生,礁石林立,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礁。八月十六日,传来噩耗,“荣福号”在台湾海峡触礁沉没,有幸的是34名船员无人遇难。而那船援阿设备却沉入了海底,留给了龙王。

在当时,沉浸在喜悦之中的轻机厂职工并不知道这个消息,3个月后,当轻工部68-轻机字第89号急件到厂,为了不使兄弟国家建设受到影响,决定将上述受损设备重新生产。并在今年的生产任务中优先安排,生产所需物资和配套材料,要注明“荣福轮”受损补订物资时,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,按照轻工部的要求,立即投入到生产“受损补订物资”的工作中,用最短的时间,最高的质量水平,如期赶制出了新的援阿所需设备,受到了轻工部上海轻工业局援外办公室的表扬。


关于三金
公司介绍
企业文化
三金品牌
发展历程
公司位置
Bucher 合规
公司荣誉
生产实力
产品与服务
玻璃瓶罐机械
建材机械设备
电气控制
 
备品备件与大修服务
客户培训
画册下载
客户资料下载
人力资源
培训与发展
福利待遇
社会招聘
校园招聘
员工风采
媒体中心
公司动态
行业资讯
社会公益
视频库
展览动态